俗:是指在長期社會中生活形成的且被大眾普遍所接受的風氣、禮儀、習慣、習性等,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又在不斷的進步或者提升。它的特點是 很普遍。比如日常的吃飯睡覺。
雅:是指在一段時期中社會生活中具有正向能量的但並不普遍存在於大眾中的另類風氣、禮儀、習慣、習性等。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形式,,它的特點是小範圍的,不普遍。比如慈善。
大俗: 是指大範圍的,普遍的俗
大雅:是指更高層次,很有深度的雅
所以,通過了解俗和雅的意思就能明白,俗是長期形成的東西,雅是不同時期有不同形式。當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後人們開始普遍接受和認同曾經小範圍的適用的風氣、禮儀、習慣、習俗等事物時,雅也就變得很普遍了,就成了俗,範圍不斷擴大也就是成大俗。而這時的雅也是更高層次更有深度的雅。
舉個例子:現在社會,做慈善大家都會覺得是一件很雅的事情,因為做的人是不多,範圍很小,但當社會進步到一定程度,大家都開始做慈善,變的很普遍,大家都會覺得這和吃飯睡覺一樣,是一種風氣,一種習慣。從小範圍的慈善變成大範圍的慈善,這就是一種更高層次的雅。
這也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從小範圍到普遍,需要社會一點點凈化。
我覺得俗即是雅,雅即是俗。就像陰於陽。對立並相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可以互相轉換的。
更多是你內心追求。像雨像風又像水。像屎像尿像姨媽。更多求的是心靈的平和,心靈的美。
複製了一段網上的話。我感覺很好。轉過來了。大家請鑒賞。
所謂「俗」者,通俗也。通俗者,易懂也。何為易?簡也。謂之易懂者,人人明於心,賞於目,而無異。日月之形為簡,山川之形為易。謂之俗者,人之常情,在於形,在於神,在於行。大俗者大雅,大雅者大俗,衡之以度,度以心衡,心需置於生,在於親體,明察,靜思也"
想起個事,古龍在《歡樂英雄》里寫富貴山莊里的竹園叫「有竹無肉軒」,比聽風聽竹強百倍。。。
大俗是大雅的混沌初開,大雅善於評論,說自己是大雅,說大俗是大俗。從大俗跨過亂髮到大雅,就像mp3播出一首歌,唱道,回到深秋,重返到你身邊,回到那昨日,能有你的每一刻。大俗不是大雅,現在大雅的心中,大俗卻是大雅的最愛,是大雅審美的構成。
簡單解釋:
雅=小眾
俗=大眾
而大眾和小眾隨著時間的流逝是會相互轉換的。
推薦閱讀: